Search

阿里山植物園的稀客~藍腹鷴

關於生態,不管是現場還是文字的敘述,一直都要謹守「...

  • Share this:

阿里山植物園的稀客~藍腹鷴

關於生態,不管是現場還是文字的敘述,一直都要謹守「敏感」的分際。

大部分來訪的遊客,相信都是對生態充滿興趣而來。不諱言的,我們的教育對自然野地正確的認知、探索,依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。就像很多人看到動物出現在野地,有的都會出自「好意」來餵食,說好聽一點,就是擔心野生動物沒得吃,其實野外到處都是食物來源,牠們最不需要的就是人類的食物。

同樣的道理,小笠原山、阿里山植物園一直以來,就是少數野生動物的棲地(例如帝雉),沒有人類的干擾,牠們應該會過得更好。

這些年來,隨著帝雉在小笠原山的盛名遠播,慕名而來的遊客變多了,還有很多拍生態的攝影人,也扛著重裝備前來等候。

如果您曾經在此和帝雉巧遇,也許正因為您做到了「不干擾、不喧嘩、不餵食」等三不,帝雉和牠的同伴們,遇到的都是良善的遊客,所以巧遇其實就是建立在這樣的平衡點。

最近耳聞有部分「熱心人士」將「餵食」等不良風氣帶到小笠原山和植物園,如果您正好遇見,也請主動規勸,生態是敏感的,一旦失去了平衡,想要恢復就要付出代價,而我們禁得起這個代價嗎?

近幾個月來,阿里山植物園也出現了少見的藍腹鷴,關於新來的夥伴,因為敏感,所以暫時無須透漏太多資訊,想巧遇的朋友,請耐心等待就是了。至少我也是等候多時才巧遇到的。

最後再次提醒大家:生態是敏感的,當您靠得愈近,生物自然就離妳愈遠,保持距離是最佳的視野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阿里山曾經是台灣的代名詞,至今仍是! 日出、雲海、晚霞、鐵路與森林,這是阿里山聞名中外的五奇,如今還有新八景:塔山奇岩、小笠原山、水山巨木、慈雲觀景、香林拱橋、神怡流瀑、神木遺址、28號巨木! 「漫步在雲端的阿里山」是黃源明(山頂黑狗兄站長)用超過35年的攝影記錄觀點,來分享阿里山的自然之美!春櫻、夏浴、秋雲、冬楓,四季百景、絕美風情,跟著我一起漫步在雲端,只要您長期關注,久了,每個人都可以是「阿里山達人」。 本站非官方粉絲專頁,但長期參與阿里山相關活動,也提供政府部門相關導覽解說、攝影、文史紀錄等協助,感謝各大媒體長期以來的報導。除了記錄阿里山區的美景與環境變遷,粉絲專頁也會分享其他各地所拍攝的景致。 歡迎透過FB分享粉絲專頁的美景,未經同意,請勿透過下載貼文另行轉載部落格或是其他網路平台,有任何攝影照片的引用、授權等需求,或是有興趣收藏歷年來的攝影作品,請與站長直接聯繫;如需導覽解說或是出版、邀約分享交流講座,只要時間許可,站長都樂意提供協助。 「漫步在雲端的阿里山」FB 粉絲專頁只此一家,別無分號!目前本站無從事相關旅遊業,任何使用雲端名稱在大阿里山從事商業營利(包括住宿、餐飲、旅遊、文創等),請網友明察。 註:黃源明站長2017年8月1日於阿里山香林國小服務滿30年退休。
阿里山一直都很美,而我,只是將它呈現出來!
View all posts